首页 资讯 正文

甘肃高台:创新“三长六链”模式 织密河湖管护网

体育正文 85 0

甘肃高台:创新“三长六链”模式 织密河湖管护网

甘肃高台:创新“三长六链”模式 织密河湖管护网

央广网兰州6月17日消息(记者魏晋雪 通讯员段海(duànhǎi) 高文刚)黑河水波荡漾,岸绿景美;智能监控(jiānkòng)悄然(qiǎorán)运转,守护(shǒuhù)安澜(ānlán);昔日“四乱”顽疾得到根治,水清岸净……在甘肃省高台县,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。这背后,是该县以深化河湖长制为统领,创新构建“三长聚力(jùlì)、六链融合”治理体系带来的深刻变革,为西北生态脆弱区系统治水提供了可借鉴的“高台样板”。 高台县创建的全省首座河长制(hézhǎngzhì)主题公园(央广网发 高台县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供图) 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高台县,境内河渠纵横,水库滩涂众多,是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。面对流域(liúyù)治理的系统性挑战,该县突破传统单一管控模式,探索出一条责任共担、智慧(zhìhuì)赋能、协同(xiétóng)联动(liándòng)的综合治理新路。 高台县创新建立“河长+渠长+片区长(qūzhǎng)”县镇村三级责任体系(tǐxì),将全县10条重点(zhòngdiǎn)河流、20座水库、43条干支渠、8处防洪滩涂、18条山洪(shānhóng)沟道悉数纳入精细化管理网格,形成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立体化监管格局,确保治水责任“水流到哪里,责任就跟到哪里”。 同时,高台县着力(zhuólì)打造协同驱动的“六链”: 高位统筹强责任,织密(zhīmì)治水(zhìshuǐ)“责任链”。建立“河长+渠长+片区长”三级责任体系,将10条河流、20座水库、43条干渠、17条防洪沟道及8处防洪滩涂全域纳入(nàrù)网格化管理,形成立体化监管格局(géjú)。 智慧赋能提(tí)效能,打造(dǎzào)治水“智慧链”。建成覆盖8条重点水域的47套智能监控系统,接入智慧云平台,构建“实时监测(jiāncè)—智能研判(yánpàn)—闭环处置”全链条机制,推动传统“人工巡查”向“智慧防控”转型。 科学精准定边界,筑牢水域“安全链(liàn)”。通过高精度测绘与多(duō)部门协作,完成(wánchéng)全县河湖(héhú)库岸线精准划界,建立“界线清晰、权属明确”管理体系。为实现河湖库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人和”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重拳出击清四乱(qīngsìluàn),织牢生态(shēngtài)“防护(fánghù)链”。通过“河长+生态警长”“河长+检察长”等协作机制,强化多(duō)部门联合执法,整合水利、生态环境、公安等部门力量,形成监管合力,严厉打击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。 跨界协同破壁垒,共筑流域“联防链”。与(yǔ)金塔、临泽共建黑河跨界联防机制,集中开展联合巡防,整治行洪隐患,通过数据共享(shùjùgòngxiǎng)与协同执法(zhífǎ),跨区域治理效能提升60%。 水岸同治(tóngzhì)塑底色,绘就幸福“文化链”。在水如意生态绿地打造西路军雕塑,湿地公园融合“九九归一”雕像与(yǔ)西游文化,沿黑河建成(jiànchéng)水文化长廊及首座河长制主题公园,黑河高台段成功创建为省级“美丽(měilì)幸福河湖”。 黑河高台段(duàn)(央广网发 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) “三长六链”的(de)深度融合,推动高台河湖治理实现了从单一管控(guǎnkòng)向系统化、智慧化、协同化的历史性(lìshǐxìng)跃升。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防洪保安能力显著(xiǎnzhù)增强,滨水空间成为百姓乐享的生态福地。这一(zhèyī)创新实践,不仅为筑牢国家西北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宝贵的县域智慧,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。未来,高台县将继续深化(shēnhuà)完善这一模式,努力绘就水更清、岸更绿、景更美、城更安的生态新图景(tújǐng)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(yìngyòng)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(shēngmíng)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(bù)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甘肃高台:创新“三长六链”模式 织密河湖管护网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